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张凭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与记忆相遇——记重读父亲张凭的速写集

2015-10-16 10:51:15 来源:艺术家亲友提供作者:张爽
A-A+

  我一直以为我很熟悉父亲的作品,自幼时接受父亲的绘画指导到美术学院毕业,耳濡目染加之亲情,对父亲的作品及教诲,因循循渐入,于是就一点点习惯性的接受多于惊讶。

  毕业后出国至今已二十余年,虽每隔一两年都回家探望,但对父母以及父亲早期作品的了解已成了一种记忆。

  今年暑假回北京,父亲的身体状况不佳,言语不多。母亲正在整理父亲的早期速写。高高的一摞速写本,还有厚厚的一沓速写散页,近乎千幅。我便在帮忙之际,翻阅父亲的速写集。令我吃惊的是有很多速写我居然从未见过,而这些速写集又是整齐有序,年代、地点都清楚分明地标在每本的封页。这些紧紧地吸引了我,其数量之大、内容之广、手法之新奇以及画面组织之独特,令我不肯释手。在我翻阅的同时,母亲款款地述说着父亲每次外出写生前后的一些情形:“他总是早早准备好一应画具,像战士出征那样,精神抖擞、全副武装、满身披挂……每次回来,又黑又瘦,鞋后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衣服扣子都落了好几颗……却如凯旋的将士,满脸喜气洋洋……你们画画是桩苦差事,但也乐在其中……”母亲还时时指着面前摊着的本子说:“这是他毕业前去京郊、山东等地写生,回来创作了年画《公社养猪场》《欢乐的公社幼儿园》和毕业创作《山河咏》;这是去壶口、三门峡,就创作了巨幅《黄河》《砥柱》;几次上太行创作出《红旗渠颂》《太行赞》等;去龙羊峡工地一个月,创作了《龙羊峡的早晨》和《龙羊峡之夜》;参加了哈尔滨冰雪节,后来就画出一系列冰雪晶彻的冬景画……”用不着仔细地搜寻,几十年前的生活场景与父亲当时的影子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父亲的作品无论大小,都不仅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更有一种特有的气韵,在兴盛、纷乱、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像空谷足音杳然不知何处寻。这也正是父亲的写照:温和寡语、谦虚却执拗。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感受到一种介于现实与理想境界之中的平衡。

  父亲一直强调“师自然”,他的速写本总是随身不离,而其中所记录的细节便成为之后许多创作的资料。他的治学态度总是一丝不苟,无论速写或创作,每一幅作品他都全力以赴,似乎要赋予一个灵魂在其中,无论细节有多么繁杂、富于变化,他总会使画面出神入化,达到一种追求的境界。也正是这种深厚与扎实的探究功底,转化为一种能量。他的作品涵古盖今,既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又包蕴着传统的文化气质,在父亲的作品中我能感到一种真情,仿佛岁月的涓涓细流,和缓缓融入的温馨与沉重。没有造作与火气,只有从容与宁静。父亲的速写记录着时代与环境的变化,其作品在一生中不同阶段的表现方法也在不停地演变和突破。大胆的黑白对比与饱满的构图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以至至今仍影响着我的审美观以及我的作品。

  父亲的大量速写是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完成的,但这些速写所集中呈现的是一种乐观情绪,无论对山水还是人物场景的写生,他都倾注了一腔热忱,这在对细节的观察、刻画的表现中是一目了然的。这与父亲知足与安详的个性是一致的。而父亲勤奋忘我的创作精神和做事条理性的习惯更留给我深刻的印象。这些大量的速写以及归纳得如此整齐着实令我惊讶。

  我在整理速写集的过程中不断地想着许许多多的珍贵记忆,也在不断地重新品味这些细节,而更深层地认识父亲的作品。

2012年 夏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张凭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